老旧社区推行社区化管理将面临着封闭难、收费难、管理主体难等诸多问题。近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在全市推广大兴区村庄社区化管理经验,城区尚未实施社区化管理的老旧社区要推广社区化管理。社区化管理到底如何管?谁来管?经费来源是什么?早在今年年初的市人代会上就提出了“加强老旧小区管理和建设”建议的强磊等市人大代表调查发现,老旧小区社区化管理将面临诸多难点。
现场调查1魏公村南区社区
无奈 小区分散难封闭
近日,记者走访了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魏公村南区小区。这个拥有12栋楼的小区被民大西路一分为二,底层商铺林立,服装店、小吃店、杂货店等各色商店齐全,来往车辆路人络绎不绝,十分热闹。而这表面的繁荣却让居民每日犯愁。因为居民楼紧挨马路,日益增多的来往车辆噪音让居民每日无法入眠。“长假期间,就有居民往楼下扔东西,酒瓶子、花盆直接从楼上砸下来,我们发现后赶快兵分两路,一边让路人绕行,一边上楼劝阻”,说起小区里发生的这些事,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一肚子苦水。“我们也给有关部门提过建议马路单行,这样车辆能少点,可最终没成。”居委会贾主任介绍说。
“本来车辆就多,商铺一多起来,就更乱,更吵了!”贾主任说。而事实上,这些底层商铺都是违章建筑。“底层居民凿掉承重墙,向外盖起小商铺对外出租,楼的安全性都没有了保障”,贾主任一边指着商铺一边介绍说,商铺向外拓展的地方原本是小区绿地。而众多商铺带来的卫生、环境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如果小区能够封闭起来,这些麻烦事也就迎刃而解,可看来难度很大。“小区中间的这条市政马路怎么办?”居委会宋副主任介绍说,“12栋住宅楼分布结构不规则,一共有8个彼此独立的门,怎么封闭?”
头疼 流动人口管理难
“旧小区就是这个特点,外来人口多,管理起来很难”,宋副主任说,小区里有近一半的房屋出租。“前几年,每栋楼的几个楼栋都装了防盗门,可装上就被破坏,流动人口多,来了新的租户没有钥匙就砸门,修上没几天就又坏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居委会也束手无策,因为没有房主会在每次房屋出租时都到居委会登记。
尴尬 物业公司请不来
“小区实行社区管理,钱从哪里来?我们小区每个月向住户收的5元钱卫生费都收不上来”,据贾主任介绍,小区住户老人居多,早在2006年时居委会曾就“聘请物业公司进行小区管理”的问题对小区居民进行过问卷调查,可同意者寥寥无几,原因就是不愿意交钱。“无论是前期的投入,还是后期的管理,资金都是大问题”。
“管理主体又是谁?”贾主任又提出疑问。“我们居委会一共10个人,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社区管理肯定是要聘请人员的,比如治安、门卫管理等”,“我们也找过几家物业公司谈过,可没人愿意来,钱都收不上来,又是这么一个没有封闭的小区,谁愿意干?”
现场调查2和平家园
怪相 一家丢车17辆
在朝阳区今年9月举行的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推进大会上,朝阳区宣布今年将逐步在408个没有物业公司进驻的老旧小区内进行试点,由居民集资聘请专业人员,在小区从事治安、保洁、绿化等工作。其中,已经开始实行居民自筹资金管理的和平家园小区成为典范。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个建于1960年的小区,实际情况也是喜忧参半。
据了解,这是一个有着86栋居民楼、3个平房院的社区,居民近5000户,人数达1.2万。这个位于北三环边占地1平方公里的小区曾经让人羡慕,“刚建成时,这是八大部委的宿舍楼,居民素质高,社区环境好,领导人、外宾常来参观,住在这儿是一种荣耀”,在和平家园住了三四十年的老居民说。
40多年过去了,小区落伍了。治安案件频发,社区大门无人值守,社会车辆随意穿行。据居委会党委书记苏连志介绍,仅在2004年就发生入室盗窃13起,机动车丢了9辆,井盖丢了100多个,有的居民一家就丢了17辆自行车。
受挫 筹资管理遭质疑
从2005年开始,和平家园想出了自己的办法——自筹资金管理。苏书记介绍说,现在,从小区居民中招录的志愿服务队有40人,分三班倒进行治安巡逻和大门值守,还采购了6辆电瓶车。“5辆用来晚上巡逻遮风挡雨,一辆服务居民处理紧急情况。”“居民们都觉得治安好多了,机动车也没再丢过。”
和平家园小区管理的资金又从何而来?据苏书记介绍,有些前期经费是街道投入的,比如摄像头安装、缺失大门安装等,而后期的管理资金来源则是小区实行的车辆出入管理。苏书记一再强调,是车辆“出入”管理,而非“停车”管理。“我们给小区居民固定的800多辆车办出入证,每天收取1元钱费用”。另外,小区里还有中央乐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142家企事业单位,这些车也有800多辆。可这些钱收之不易。“到现在每年还有物价部门来问我们的收费是否合理,我们只能说这个钱是居民赞助的,因为我们没有收费的权限”。
苦恼 社区管理无权限
苏书记说,“之所以说是‘出入’管理,而不是‘停车’管理,是因为停车实在没法管,小区楼房原来有着不同的产权单位,没法协调。”他举例说,“小区11区16号楼楼下可停10车位,可居民只有5辆车,可其他楼居民把车停那后,第一天是被贴了条,第二天就被摘了一块车牌”。苏书记无奈地说,“我们想去协调,人家说我们没有权利管”。
“社区化管理要是按照原来不同的产权单位分割,按照不同的楼来分割,还怎么管?”苏书记提出疑问。
在苏书记看来,要想实行社区管理,除了政府前期的必要投入外,还必须出台管理办法和对管理权限的界定,否则管理无从谈起。“比如我们收费车辆出入管理,要是万一丢了一辆怎么办?要是赋予我们权限,我们就可以和保险公司签约,这样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停车管理也才能实行起来。”
-现状观察
千余小区老旧不堪
据市人大代表李宗范调查,初步统计,本市现有老旧住宅小区1200多个,大部分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前。老旧小区以前大多隶属国有企业,由企业负责维护管理。随着企业制度改革,产业结构兼并破产,很多企业已不存在,住房制度改革后,有些老旧住宅卖给个人,小区慢慢跟企业脱离关系。老旧小区居民中,低收入家庭和困难户居多。
强磊代表调查发现,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老旧小区管理混乱,甚至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这类小区中很多老房子都租给外来人口,安全、管理都出现诸多问题,加之很多设施年久失修,安全隐患不少;又由于资金问题,保洁、取暖、停车等都存在问题。
-代表建议
物业管理政策优惠
李宗范代表建议,明确老旧小区改造主体,由政府牵头负责推进。对老旧住宅小区的设备设施改造,扩大改造资金筹措渠道,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老旧住宅小区改造的资金应由政府为主、居民为辅共同筹资解决。
引入物业公司管理小区。在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主导和相关部门配合下,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招聘物业管理企业。政府可适当对老旧小区的物业公司进行税费减免,对亏本经营的企业可以适当予以扶持。政府在基础设施的投资、物业维修基金的追缴和补助等方面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政府可考虑向特困户补贴物业管理费,费用按月直接交给物业公司,协助管理老旧小区。
强磊代表建议,老旧小区推行社区化管理,要由街道等部门推动小区业主大会的建立,向业主协商管理资金问题。老旧社区管理办法应参照新小区目前实行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