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唐山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唐山分站 >> 市场评论 >> 行业观点 >> 一起为钢企找出路!你懂得!

一起为钢企找出路!你懂得!

来源:中钢网 2015年10月20日 15:45:00 打印

  利好信息

  统计显示,前三季度,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达到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66.2%,占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15.3%,主要流向新加坡、哈萨克斯坦、老挝、印尼、俄罗斯等国家。同期,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7个国家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3059个,新签合同额达到591.1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4.3%,同比增长24.9%,主要涉及电力工程、房屋建筑、通讯工程、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建设等领域。

  跌跌不休的原因

  产能增长已逐步停滞,现在回过头来看,过去5年是中国钢铁行业全面走向衰退的5年。钢价自2011年年初创下新高后,一路下跌,目前已只有高点时35%。在这期间,曾有多次看好行业反弹或反转的市场观点出现,其最重要理由就是--供给收缩。

  钢价与产能在历史数据统计上并无稳定关系,为什么供给不增长了,却不能给钢价带来支撑?原因很简单,在现实生活中,供需并非静态存在,供给虽然不增长了,但同期的需求曲线也同样在发生变化。对大部分行业来说,由于供需要素传导遵循着“下游需求好转-市场价格上涨-企业利润上升-加大产能投资”的市场经济传导逻辑,因此,供需格局是一个内生需求主导的动态经济过程,而非简单的静态数字增减。

  需求才是矛盾的主导因素,我们总是寄希望于供给调整快于需求,进而使得行业拐点早日到来,但事实上这不过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对于一个由众多微观企业组成的经济体而言,产能调整滞后需求变化的规律不会改变。2015年前8月,全国粗钢累计产量同比下降2.00%,为20年以来首次负增长。但只要需求继续下滑,供需基本面就无法改善,产能调整也就不能阻止钢价下跌。

  钢铁企业掀新一轮“出海”潮

  而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从2011年开始,钢价便急转直下,螺纹钢主力期货1601合约从最高5283元/吨,跌至如今的1826元/吨。据中钢协方面统计,今年上半年,纳入该协会统计范围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万亿元,同比下降17.9%;主营业务亏损216.8亿元。“从最为直观的吨钢利润来看,高峰期能达到1000元左右。之后逐渐下滑到一公斤猪肉、一瓶矿泉水的水平。而到今年上半年,每吨钢利润一度只有0.43元,还不够买一支冰棍。”分析师于明静说。

  “虽然目前铁矿石价格比较低,而且新兴市场劳动力廉价、环评标准低,但是整个全球钢铁市场还是供大于求,在这种背景下,海外建厂应该慎重,降低市场风险。”林伯强说。

  在行业专家看来,除市场风险外,海外投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风险,而中国钢企在这方面的经验积累还远远不够,“出海”成功的路仍然漫长。

  老钢企应该怎么活?

  对于钢铁行业,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越来越多的钢厂因市场环境而导致经营亏损,但总体上钢产量下降并不多,这将使企业的资金链进入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企盘子大、实力强,更有国家和地方政府做后盾;另一方面是大量的银行贷款使其“停不下来”,只能抱着亏损的包袱继续生产。但与此同时,入不敷出使得资金链越绷越紧,断裂的风险也在加大。

  而从需求来看,钢铁行业的表观消费已经达到峰值,后期基建投资对钢市需求拉动削弱将成为常态。

  “基建项目投资已经再难成为钢市的救命稻草,要想走出困境,很难再指望需求端的拉动。年底前钢材市场基本面仍然偏空。尽管宏观政策正在发力,基建投资逐渐加大,但我国经济毕竟处于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投资对钢材需求刺激有限,释放新需求空间的能力也有限,这就需要钢铁行业必须做‘减法’谋求发展。”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