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兰州建材市场持续低迷,价格再度下探,跌幅达340元/吨。除了受宏观面的利空消息刺激外,本地市场基本面情况也同样较弱。不同于往年,今年下半年本地市场供应端压力大幅增加,而市场销售模式也在发生转变。下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当前市场的兰州市场基本面状况。
1、异地钢厂资源冲击,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随着市场行情持续走弱,“西北材南下”受阻,各钢厂也在寻求分流资源压力的途径。8月以来,本地市场异地资源明显活跃,主要资源流入地为陕西LG、疆内BG钢厂资源,本地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从价格表现来看,8月以来,JG、LG价差逐渐扩大,LG、NG价差不断收窄,主导品牌资源价格重心下沉。
此外,虽然本地社会库存不断下降,但疆内资源BG库存逐渐增加,且仍有大量的在途资源。因此,在异地资源对本地钢厂资源的持续冲击下,市场上资源压力传导,价格整体承压。
2、钢厂直发比例增加 市场蓄水池功能减弱
由于行情的持续低迷,商户心态较为悲观,为规避风险,选择降低自身库存,转向钢厂直发模式。与此同时,本地市场各钢厂方面也积极新增以及完善直发模式,包括优化物流、补贴运费、价格优惠等。这致使一段时间本地市场资源直发的价格仅高市场库提价格10元/吨,甚至低于市场库提价格。市场上各品牌资源量也在逐渐下降,约70%的品牌社会库存仅在2000-5000吨左右,减少比例近5成。据不完全统计,市场直发资源:库提资源约6:4,钢厂直发比例增大,优势明显较为明显。
3、 钢厂减量效果不佳 供应维持高位
据我网跟踪的调研数据显示,本地钢厂高炉达产率达到82.93%,基本维持高达产,而建材产线达产率78%,环比仅小幅下降约2%。主要是由于本地主导钢厂JG已采取建材减产措施,将铁水转至生产不锈钢及板材;而市场上其他钢厂如NG则是检修两座60T转炉,检修时间三天(8.26-8.28日),线盘累计影响产量4000吨左右,螺纹累计影响产量5000吨左右。综合来看,本地市场钢厂品牌众多,资源丰富、可替代性较大,因此这次部分钢厂采取的减产、及短暂检修措施,并未形成联动共振或大幅减量的效果。
此外,西北区域内约有三个钢厂包括包钢万腾、建龙集团及石嘴山中能钢铁均有新增或复产消息,其中包钢万腾新投产一座1200立方米高炉,日均新增铁水约3600吨,加之原有高炉,总设计产能在250万吨。其他新开1250立方米高炉,增加产能也达120万吨,复产产能约在60万吨。因此后期本地市场供应压力同比较大,钢厂及商户销售或将继续承压。
综合来看,目前本地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商户亏损严重,操作谨慎,仍是快速出货为主。短期本地市场价格或难有较好表现,价格或仍处于区间震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