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网钢铁资源
- 螺纹钢
- 盘螺
- 线材
- 普线
- 高线
- 硬线
- 焊线
- 拉丝
- 冷镦
- 带钢
- 中厚板
- 圆钢
- 建筑圆钢
- 锻制圆钢
- 冷拉圆钢
- 工业圆钢
- 冷轧带钢
- 热轧带钢
- 普中板
- 翼缘板
- 船板
- 涂镀
- 热镀锌
- 镀铝锌
- 热轧薄板
- 开平板
- 花纹板
- 冷轧料
- 锅炉板
- 容器板
- 管线钢
- 硅钢
- 焊管
- 矩形管
- 合金管
- 流体管
- 马口铁
- 电镀锌
- 船卷
- 管材
- 无缝管
- 镀锌管
- 方管
- 上海
- 北京
- 广州
- 天津
- 杭州
- 南京
- 济南
- 武汉
- 成都
- 重庆
- 沈阳
- 西安
- 昆明
- 宁波
- 无锡
- 江阴
- 镇江
- 苏州
近年来,汽车产销出现峰值后持续出现负增涨态势,尤其今年上半年下跌速度愈发明显。汽车制造业作为冷轧板最大的终端行业,冷轧市场受此冲击最为严重,冷轧市场需求逐渐下滑,供给端在利润大幅收窄甚至严重亏损情况下主动检查。然而,在汽车领域各项政策持续刺激下,汽车产销数据在6月份跌势逐渐收窄,7月份数据持续收窄。那么,汽车市场是否真的见底开始好转?冷轧是否能迎来新的转机?
6月汽车制造业存货增速已降至2012年2月份以来的最低值-2.7%,产成本库存增速最低-5.7%,二者差值连续两月回升,车企生产动力增强,汽车用钢量或触底反弹。7月份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7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产销量分别完成180.0万辆和180.8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5.0%和12.1%,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1.9%和4.3%,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别缩小5.4和5.3个百分点。1-7月,全国汽车产销1393万辆和141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1.4%,其中:乘用车产销1150万辆和1165万辆,同比增长-15.3%和-12.8%;商用车产销243万辆和248万辆,同比增长-3.5%和-4.4%。
汽车库存下降持续,厂库压力逐步释放。据中汽协7月车企库存数据显示:7月初乘用车库存96.6万辆,月末库存95.3万辆,降幅1.3%;7月初商用车库存21.3万辆,月末库存20.8万辆,降幅2.2%。从近几个月汽车库存情况看,库存总量逐步下降,车企压力有所减缓。
新能源汽车首次出现负增长:据中汽协7月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7月产销分别8.4万辆和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9%和4.7%。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电动汽车产量均出现下滑,其中混合式电动汽车降幅较为明显,这是新能源汽车开始是生产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而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完成70.1万辆和69.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1%和40.9%,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式电动汽车均呈增长态势。
汽车出口1-7月累计量同比呈下降趋势:据中汽协7月出口数据显示,1-7月累计出口56.9万辆,同比累计下降6.3%;7月出口8.1万辆,环比下降15.5%,同比下降14%。其中乘用车累计同比下降12.4%,商用车累计同比增加10.5%。
近日工信部辛国斌表示: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进入市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期,未来三到五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8月19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19全球汽车产业创新大会上表示。辛国斌表示,目前,汽车产业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自2018年7月起,我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13个月下滑。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是制造业大类中唯一下降的行业。尽管7月降幅有所收窄,但前7个月的产销下滑仍超过10%。
冷轧厂主动减产或有出路:全年来看,冷轧市场压力依旧难改。几个方面问题值得关注:1、冷轧钢厂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供给端压力较大,目前亏损超过300元/吨;2、市场价格持续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冷热价差陆续处于修复状态,钢厂肆意挺价致使到货处于严重倒挂,贸易商接货意愿大大减弱;3、产品替代,受热轧价格大幅回落,部分下游企业采购热轧、冷成型等产品替代冷轧,价格方面比冷轧更便宜;4、低库存、低产出、低需求迫使钢厂主动减产。从最新调研数据显示,钢厂达产率同比下降5.7%,库存同比下降9.33%。
综合来看,下游汽车产业正在进入市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期,持续低迷态势已得以缓解,实质性向好有待相关政策进一步刺激需求;冷轧基本面看,主动减产使得钢厂和贸易商压力暂时缓解;钢厂利润上半年集体下滑,对于冷轧,产出越多亏损越多。为此,笔者认为,在需求端未能全面释放的同时,持续减产或有望拯救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