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唐山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唐山分站 >> 本地资讯 >> 差别准备金“量化”方案将出

差别准备金“量化”方案将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管理员 2011年01月06日 08:15:42 打印

导读: 2011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此前酝酿推行的货币政策创新工具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机制,在商业银行人士看来,有可能变相刺激银行年初集中放贷。

  又到年初放贷时。

  2011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此前酝酿推行的货币政策创新工具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机制,在商业银行人士看来,有可能变相刺激银行年初集中放贷。

  这其实是一项旨在转变银行信贷管理和流动性控制机制的常规工具。记者从银行人士处获悉,此前酝酿中的差别准备金率常规化(详见本报2010年12月28日头版《差别准备金将成常规武器 央行三率齐飞》一文)将落地。

  按一位银行内部人士的转述,央行内部人士称,从2011年起,人民银行将按月测算及实施差别准备金措施,且具体操作方面,最初的实施范围考虑在全国性金融机构中试行;同时,考虑到商业银行调整业务结构需要一定时间,2011年前三季度将给予商业银行依次递减的容忍度。

  所谓依次递减容忍度,一位资深银行业分析师解释,如果一家商业银行按测算应交3.5%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容忍度递减原则,一季度容忍度最高,实际缴纳最少。因此,“从某种程度上,为了少交存款准备金,一些商业银行可能集中在一季度放贷”。

  在某股份制银行中层人士看来,此项旨在控制流动性的常规性工具,从短期看,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和货币政策相结合起来,在抑制信贷增长、回收流动性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新的政策会使得央行进行微观调控,若涉及监管银行的具体微观经营,央行在人手、配备方面能否跟得上,尚待进一步考验。”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分析。

  中金公司一份研报显示,差别准备金率体系对全行业的贷款增速影响有限,其估计2011年新增贷款规模7.5万亿左右。

  资本监管嫁接货币政策

  央行内部人士称,未来央行将采取公式化的方式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常规化,某一银行需要缴纳的差别准备金率=银行稳健性调整参数 (按照宏观稳健审慎要求测算的资本充足率-银行实际的资本充足率)。

  具体而言,银行稳健性调整参数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因素:第一,该行稳定性状况。主要有流动性、杠杆率、拨备率等指标以及年度审计结论,信用评级变动、内控水平、支付情况及案件等因素。第二,该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包括信贷投放领域,鼓励投向三农及中小企业方面。

  差别准备金率引入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甚至将其作为重要考量指标,是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的一大创新,即将资本充足率监管与货币政策相结合,并将其制度化和常规化。

  在上述公式中,按照宏观稳健审慎要求测算的资本充足率为最低资产充足率(8%)、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逆周期资本缓冲三者之和。其中,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和逆周期资本缓冲,亦恰恰是银监会在新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之下拟引入的巴塞尔协议Ⅲ新的监管指标之一。

  其中,对于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央行将考虑银行资产规模、金融市场关联程度、交易对手种类及交易量、市场份额、客户群体影响程度以及替代性(提供支付、清算、托管等服务)。

  不过,如何界定系统重要性,却令监管方面颇为棘手。

  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公开表示,从规模看,工、农、中、建、交肯定是系统重要性银行,对于其他银行,他建议可以以交行作为一个临界点,“对规模比交行小的银行,可以将这家银行资产与交行资产的比例作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系数,并以此计算该银行需要保持的资本要求和其他审慎要求。”

  举例,若以交通银行为基准2%,从资产规模看,比交行大的可设置为2.1%-2.5%,比交行小的按照其资产规模占交行的比重(如60%,就设为1.2%),最低为0.5%。

  与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相比,有关逆周期资本缓冲则引发商业银行的不少争议。按照央行给出的公式,逆周期资本缓冲=银行对整体信贷顺周期的贡献度 [银行贷款增速-(GDP目标增速+CPI目标增速)]。

  其中银行对整体信贷顺周期的贡献度,参考的指标之一为(全部贷款/GDP)偏离长期趋势值的程度,评估宏观经济的热度;其二为银行对整体信贷偏离度的贡献。

  例如,2011年的GDP和CPI目标增速分别为8%及4%,若一家银行资产占基准银行资产的60%,信贷增速为15%,其对整体信贷顺周期贡献度为0.8,则该行按照宏观稳健审慎要求测算的资本充足率为11.6%,若该行实际的资本充足率为11%,稳健性调整参数为1,则需要缴纳的差别准备金率为0.6%。

  周小川亦表示,逆周期资本缓冲主要在信贷急剧扩张从而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使用,以保护银行体系免受信贷激增所带来的冲击。

  规避重罚:年初集中放贷

  若上述方案实施,银行若要避免被执行差别准备金,要么减少贷款投放,要么提高资本充足水平或稳健程度。

  前述银行人士透露,按央行的设想,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最初会找全国性金融机构进行试点,且会给予商业银行一定的过渡期,即2011年前三季度将给予商业银行依次递减的容忍度。

  例如,某行按测算应交3.5%的差别存款准备金,一季度可能给予2%的容忍度,则其实际仅需缴纳1.5%的差别准备金。

  利率方面,差别准备金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62%进行付息,但如果某家银行信贷增速持续过快,屡次被要求缴纳差别准备金,央行或考虑按0.72%的超额备付利率付息或不计利息。正向激励方面,对达到宏观审慎要求、运营稳健的银行,某些产品可能被给予自主定价的政策倾斜。

  “通过差别存款准备金,央行希望商业银行建立自我约束的机制,使信贷增长建立在与其资本水平、稳健运营相吻合的基础上。”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

  在商业银行看来,一些商业银行可能利用过渡期安排,在2011年初抢着集中放贷。2010年1月,前15天金融机构集中信贷投放高达1.5万亿。

  某股份制银行信贷管理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商业银行手中项目储备丰富,“粮草很足”。

  “新体系下,大部分国有银行不会面临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要求。”中金公司认为,央行将公式化计量以更加市场化和赏罚分明的措施引导银行合理控制信贷增长。但是,在执行初期可能仍需两套体系并行,差别准备金率方式将经历几个季度的试行阶段,随后逐步过渡到主导地位。

  而在上述股份制银行中层看来,制度化、常规化的资本监管政策与短期的、临时的宏观调控政策结合,并不是无缝衔接的,“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用途。也许短期上是合理的、可理解的,但长期上可能有缺口和缝隙”。

上一篇:沙钢去年销售收入同比增20%

下一篇:央行拟下调超额准备金率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