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信息都在表明中国汽车产业正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迈向较为缓慢的调整期。
今年4月,中国汽车销量达155.20万辆,同比下降0.25%,是27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与此同时,根据汽车类上市公司第一季度报告,车企利润率下滑已成普遍现象。A股20家整车制造企业中,8家净利润出现负增长;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中,10家净利润出现负增长。
汽车营销专家张志勇认为,在市场高速增长的时候,汽车企业在其诱发下产生盲目乐观情绪,在产能扩大、网点布局、产品研发等方面都有更大投入,这种投入遭遇市场短期调整必然会表现为利润下降。在投入是固定的情况下,今年一季度整个汽车行业的产能下来了,效益自然就下来了。此外随着整个产业规模扩大,汽车企业没有在管理、技术改善、质量提升这些效益增长方式上有相应的转变,也是造成净利润下降的重要因素。
13家上市车企首季效益下跌
过去几年,我国汽车行业一直保持着销售收入增长高于产销量增长、利润增长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的势头,但今年第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增速明显低于销售收入增速,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大下降。
根据汽车类上市公司第一季度报告,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21家整车上市企业的营业收入总计1775.15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2.0%;净利润总计78.29亿元,同比增长14.2%。净利率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净利率则由去年第一季度的5.10%降至4.41%。
在这21家上市车企中,13家车企的净利率比2010年第一季度有所下降,它们是:ST金杯、一汽夏利、一汽轿车、海马股份、广汽长丰、力帆股份、福田汽车、东风汽车、金龙汽车、江铃汽车、亚星客车、中航黑豹、中国重汽。
其中,ST金杯是今年首季净利率降幅最大的企业。2010年第一季度ST金杯净利率达到15.15%,而今年其首季净利润骤降至1.68%。广汽长丰以-1.38%的净利润成为首家出现负增长的车企。
尽管并非所有企业的净利润都呈下滑状态,然而今年一季度净利率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的企业,提升幅度都很小。星马汽车是涨幅最大的——由去年第一季度的5.52%增至6.94%提升了1.42%。而曙光股份、上海汽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微博)、安凯客车、宇通客车、中通客车等其他车企,均只提升了不到1%。
在这21家上市车企中,江铃汽车2011年第一季度净利率最高,达11.59%,比其去年同期水平(13.87%)水平略降,不过仍高于其2010全年平均水平(10.86%)。
江铃汽车销售总公司市场总监毛春鸣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造成利润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今年大环境的变化,包括宏观经济、汽车产业扶植政策取消、油价上涨等因素。大部分厂家的销量都受到了影响,而销量是最直接影响利润的;其次是近年来整个国家的汽车产业都发展很快,很多厂家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去年各大厂商都加大了扩充产能方面的投入;再次,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汽车产业政策取消后,销售不畅。有些厂家为吸引客户,通过折扣、广告、活动等辅助方式提高竞争力。由此销售费用就会上涨,利润必受影响。
产能扩充遭遇产量下降是主因
今年车企利润下降的原因是多重的。
独立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除了优惠政策取消导致的销量下滑之外,通货膨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通货膨胀造成原材料价格上涨继而导致成本增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际上矿石、有色金属、石油等价格上涨导致了钢材价格上涨;通货膨胀还造成了工人工资上涨,提升了用工成本增加。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企业主不得不依赖提高工资吸引工人,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他还指出,产量对利润影响非常明显。企业生产成本由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组成。可变成本和产量成正比。而不变成本则成反比。产量大,不变成本自然被摊薄。而今年汽车行业整个产量都下来了,不变成本压力必然加重。
张志勇认为,效益下降是意料之中的事。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增速缓慢的调整期,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年底。而调整期间销量的持续下降必然导致汽车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的恶化还会加剧。
他说,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不断膨胀,汽车产销规模也随之扩大。但是这种规模的扩大是由于政策因素促发潜在的市场需求爆发出来。这种方式属于外延式的增长方式,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内在挖潜做得不够。现在出现净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正是随着整个产业规模扩大,没有在管理、技术改善、质量提升这些效益增长方式上有相应的转变。
无独有偶,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今年一季度盈利能力下滑最明显的汽车企业,主要是集中在产品档次、技术实力与品牌影响力上处于弱势的车企。
张志勇还指出,汽车企业在高速增长的市场诱发下产生盲目乐观情绪,在产能扩大、网点布局、新车研发等方面都有更大投入,这种投入遭遇市场短期调整必然会表现为利润下降。在投入是固定的情况下,今年一季度整个汽车行业的产能下来了,效益自然就下来了。
对于研发投入,贾新光则表示研发是长期行为,对汽车企业某一年的利润率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