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雷曼兄弟银行破产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两周年之际,世界主要国家中央银行代表9月12日在瑞士巴塞尔就全球银行的监管新规则达成了历史性协议。新协议为银行制定了新的资本标准,以确保银行持有足够储备金,能不依靠政府救助独立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并能避免银行在房地产贷款、商业贷款、信用卡业务方面承担大量的风险和债务,以创建一个更具稳定的金融体系。这是近几十年来全球针对银行监管所推行的最大规模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
被称为《巴塞尔协议III》的新协议预计将于11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正式获得批准。参与该协议的27个国家的银行将分阶段实施在2013年生效的这一计划。
根据协议,2015年1月1日前,全球各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必须从现行的4%上调至6%,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则从现行的2%提高至4.5%。
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间分阶段执行的部分很关键。它要求银行持有的被称作“普通股本”的基本资本,即本质上是由银行所有人及股东所投资的以吸收风险资本的资本,须占其资产的7%。这一标准高于美国各家银行在2009年压力测试后被强制要求的4%的门槛。7%的比例中,包括总额不得低于银行风险资产2.5%的“资本防护缓冲资金”。在经济下行时期,银行的资本水平可低于7%进入这一缓冲水平,但将在派息和高管薪酬政策上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而在经济繁荣、信贷流动“过度充足时期”,各国银行监管人可自行决定增加基本资本。目的是减少银行业的过度风险性放贷行为,这是金融危机前导致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原因。
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表示,《巴塞尔协议III》将从根本上强化全球银行的资本金比率,有助于维持长期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经过过渡性安排,银行可以达到新标准,同时也能支撑经济复苏。
然而美国舆论认为,新规则将对全球范围内信贷流动的规模和成本产生广泛影响。对银行而言,新规则将迫使银行为更大规模的放贷和投资留出更多的资本拨备,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舍弃那些被认为具有过高风险的业务种类,将把更多的收益储备起来,以应对潜在风险,这样一来,可能减少全球大型银行的利润,向投资者和员工派发的钱减少的同时,还可能限制银行放贷,从而制约经济增长。监管者认为,为确保相互关联的全球银行体系不再面临又一次危机,短期内的信贷波动是值得的。但考虑到新规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所引发的部分担忧,新规则允许银行在今后数年内分阶段实行新规则。
对消费者来说,新规则有利也有弊:在存款利息可能提高的同时,贷款成本也可能增加,并且贷款难度加大。美国银行家协会负责监管政策的副总裁孟罗伊说,每一个人感受到影响的方式将稍有不同,但肯定都将感受到这种影响。
新规则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在美国、加拿大、英国这样的国家,银行已筹集了大量新资本,这些资金降低了它们的债务水平,而欧洲的大银行可能需要大量筹集资本。
新规则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即将实行这一规则的国家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如果任何一个国家拒绝实施新规则,其他国家可对该国银行实施包括提高基本资本要求在内的惩罚措施。法国官员已表示,法国只有在美国采取行动后才准备执行新规则。
新协议对欧洲冲击大于美国
《巴塞尔协议III》旨在强化银行业监管,无论是从资本金比率要求,还是从过渡期限来说,无疑照顾了欧洲银行业的要求。但与美国相比,由于欧洲不同国家间银行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中小银行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新协议对欧洲银行业的挑战也更大。
在过去几个月新协议的制定过程中,欧洲和美国曾出现较大分歧。由于美国银行业在次贷危机中损失较大,风险资产所占比例也较高,因此监管层对提高资本金比率的要求也更强。资本金比率方面,美国银行监管部门曾要求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9%甚至更高,执行新标准的过渡期应在5年以内。而欧洲监管部门则主张较低的资本金比率要求,德国希望过渡期能够延长至10年。最终,新协议规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为7%,最长过渡期达到8年。
即便如此,新资本协议对欧洲银行业的冲击也比美国更大,特别是对一些经济困难国家和中小银行。但是新协议的最大反对者不是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南欧国家,反而是欧洲第一经济强国德国。这是由于中小银行在满足新资本协议要求上难度较大,而德国中小银行比重又较高。目前德国60%以上是总资产不超过3亿欧元的中小型银行。一直以来,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比大银行低。而此次新协议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此前的2%骤然提高到7%,对许多中小银行的冲击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