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宝钢集团目标产能减少3000万吨,此消息一出市场哗然。
6月底,宝钢集团公布了《2010—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到2012年粗钢生产能力将达到5000万吨;而2007年,刚接任宝钢集团董事长时的徐乐江,曾提出2012年的战略目标是力争形成8000万吨产能。
市面上的消息也甚为不利。4月中旬以来,国内钢材市场“跌跌不休”,市场分析师称中国钢铁业进入三季度一方面需求下滑,经营困难,一方面却要忍受高成本的长协矿,有可能面临全行业亏损。徐乐江7月初在宝钢集团上海总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第三季度是国内钢铁行业最艰难时期,我们已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看能不能实现当月不亏损的目标。”
作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龙头的掌门人,徐乐江的一言一行无疑备受瞩目。在他任职的3年里,他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事实:宝钢股份产能连续扩大,净利润却连年下滑。也由此,媒体对他本人的评价大多相当激进。
而实际上,宝钢集团2009年的产量已经达到3887万吨,今年有望超过4000万吨,但宝钢此次将2015年的目标也不过定在6600万吨以上。较以往要保守得多。
当记者就此询问技术派出身的徐乐江,现在是不是变得保守了。他回应,经历金融危机后,“更冷静,更谨慎了”。而这种“冷静”和“谨慎”其实不仅表现在产能目标的制订上,也表现在对上游资源购买的审慎上。
武钢新近高调宣布五年内将实现铁矿石自给自足。与诸多冶金类央企在海外迅速并购矿产资源不同,宝钢在经济危机期间并没有太大动作,甚至早在2007年就与巴西淡水河谷计划合资兴建的CSV项目,也因项目用地无法通过巴西地方政府的审批而退出。去年宝钢2.856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Aquila公司不超过15%的股份是唯一的亮点。
在徐乐江看来,此时并不是最佳的海外并购时机,甚至预计2014年铁矿石供需关系将发生逆转。未来世界经济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欧洲债务危机加深,美国、日本经济复苏仍不容乐观,所以“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将会面临许多问题,会反映出许多深层次的矛盾。”
令徐乐江相当困惑的是:在钢铁业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里,宝钢依然被指摘为垄断企业。而让他看不懂的是,中国很多落后产能不但没有在一轮又一轮的调控中消失,反而却在“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中越调越大”。
同时,宝钢的跨区域并购重组并不顺风顺水,存在明显的各方利益关系的纠结。河北钢铁、山东钢铁等地方钢企在地方政府主导下的联合重组,显然比宝钢的跨区域并购重组更为顺畅。宝钢旨在打造千万吨钢铁的湛江项目虽然在2008年就已挂牌广东钢铁,但迟迟未能步入真正的实施阶段。
按照工信部的设想,未来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会提速,将在全国范围内鼓励发展3—5家产量在5000万吨以上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以提高产业集中度。
在此背景下,宝钢审慎重组的版图将怎样延伸?面对三大矿山垄断上游资源,铁矿石谈判一再受阻,高度依赖进口铁矿石的宝钢出路何在?陷入全行业的增长瓶颈及将至的激烈竞争,宝钢如何在做大的同时做强?在全球钢铁产能过剩以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宝钢又将如何应对越趋激烈的同质竞争?
就在专访的前一天,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特别提出要消除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障碍。徐乐江将这条新闻解读为:“大的趋势到了。”
现在,也是客观审视宝钢的重要关口,因为宝钢的技术优势与规模优势的地位在不断面临挑战,宝钢是否有足够的内力与智慧去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可能遭遇的种种矛盾与难题。
兼并重组 艰难前行
短期“三大利空”,“一大长期利好”,正构成了宝钢对整个中国钢铁“战国纷争”背后必须“兼并重组”的判断基础。
看到一组数字,今年前5个月排名第二到第七的中国钢铁协会会员企业的利润总和也抵不过宝钢一家的利润,但这个数字并不能让徐乐江感到轻松。倒是国务院7月1日召开的会议让他觉得“振奋”。
国务院会议要求:“清理废止各种不利于企业兼并重组和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中央企业兼并重组。”
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也建言:“在可承受的最低经济增速下,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徐乐江认为很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到经济的深层次矛盾到了不得不调的时候。
在徐乐江的思考里,调整中国钢铁业的产业结构,实施兼并重组,仍为第一要务。
喜欢用米塔尔作为标本的徐乐江,对这家依靠不断并购扩张称霸世界的钢铁企业做过详细的研究。尤其对作为全球老大的米塔尔收购全球第二大钢铁公司安塞乐,被外界称之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居然克服重重险阻在5个月内达成协议,徐本人对米塔尔期间所表现出的坚忍不拔以及能出色的协调有关利益各方,并取得多赢结果非常敬佩。
不过与米塔尔在国际市场如“购物狂”般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宝钢在国内依靠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来实现“精品 规模”的战略计划,至今依然在艰难进行之中。
据公开的报道来看,宝钢虽然在十几年的跨度里,成功重组过上钢、梅钢、新疆八一钢厂、宁波钢铁等等。但近年来重组不断受挫,像之前提到的广钢实施缓慢,而邯宝钢铁则彻底退出,与济钢、马钢、包钢的谈判一直未果……
宝钢宏大的目标一再搁浅其原因何在?据业内人士透露: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宝钢的兼并重组之路并没能得到大多数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宝钢集团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吴东鹰认为:“行政省份内钢铁企业并购当然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本地区钢铁产业的竞争力,但其另一个目的则是为了防御本地区钢铁企业被区域外其他优势钢铁企业并购,而做的一种防御性的并购。这种区域内频频发生的防御性并购不仅压缩了宝钢、鞍钢、武钢等龙头钢企的并购空间,也造成了区域内钢铁市场的相对垄断,不利于市场的充分竞争,实际上更容易形成市场的割据。”
按宝钢原构想:从2006年产能不足3000万吨,到2012年实现8000万吨,依靠自建根本不可能,宝钢唯一的出路就是选择兼并扩张的道路。但是,在山东、河北、内蒙古等省市,一路边走边谈,宝钢的“购物车”里却并没有什么实际斩获,“北上计划”难度显然超出其想象。河北钢铁的内部联合重组,让宝钢最终退出邯宝钢铁,同时山东钢铁重组使济钢项目没有可能,包钢、马钢等项目目前也大都没有结果。
除了地方政府的原因之外,徐乐江认为重组不利还是因为不具备“大势”,“经济未能发展到这个地步”,造成宝钢“忙了一圈,没有多大结果”。
其实,中国政府希望淘汰钢铁过剩产能自“九五计划”就有提及,但是始自2005年的这一轮经济发展的大势,更让钢铁企业根本无心淘汰,反而因暴涨的需求纷纷大炼钢铁、扩张产能,这时又有谁会在这时候放弃到手的蛋糕呢?
对未来经济预期徐乐江并不乐观,他用“弱复苏”来定义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势。“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洲的财政紧缩计划,美国经济复苏的现状,将倒逼中国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不调结构没有出路可言。”徐乐江如是说。
除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忧虑,徐乐江更关心具体的“三大利空”对宝钢的影响。
这三大“利空”:一是近日国家财政部宣布自7月15日起取消部分钢材出口退税优惠,大部分钢材产品9%的退税率被取消;二是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持续的调控至今还将持续推进;三是最近澳大利亚政府将征收30%的资源税,虽然还需要进一步走立法程序,但加收新税的消息无疑对中国钢企高额的铁矿石成本来说是雪上加霜。
而除了以上“三大利空”之外,徐乐江认为有“一大长期利好”:未来,中国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之路还将继续。“中国不会停止发展,中西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中国的人口众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新目标,使得未来中国钢材消费量超过美国没有问题。但是未来将从量的需求,转变为质的需求,上新项目,增加产能的路走不通了。”
从量到质的转变过程中,以高端板材为主的宝钢,会在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中显示出更强的竞争力。据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宝钢集团的利润达到126亿元,这一数字远远超过同行企业。
短期“三大利空”,“一大长期利好”,正构成了宝钢对整个中国钢铁“战国纷争”背后必须“兼并重组”的判断基础。
同时徐乐江也认为:“未来的钢材需求增长不会再如前些年这么快了,会是个细水长流的过程,一定会有人停下来或者退出。可能退出的会以民营企业为主,不赚钱,他们没有必要一定要做下去,可以去投资别的,不会继续流血。对国有企业来说,即使过得非常艰难,但还要坚持做下去。”
基于以上原因,下调产能,收缩战线似乎也在暗示宝钢已经为打持久战做好了准备。而钢材期货市场最近表现也很低迷:螺纹钢期货,自4月开始一路下跌,跌幅超过17%,似乎也在印证徐乐江的判断。
中国钢铁业近7亿吨的粗钢产能,让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市场经济永远是供大于求的,供不应求是市场经济的一个过渡,一个阶段,市场经济一定供大于求以后才会有整个行业充分的竞争。钢铁行业到这个时候了。”徐乐江犀利地指出:“依靠产能扩张的粗放式发展道路走到头了”。
复制宝钢 复杂困局
对于整件事情的复杂性,徐乐江开始就有认识:“一定要处理好这些事,因为简简单单找块地建钢厂的时代结束了。”
对于宝钢前一段“兼并重组”的一系列失利,徐乐江认为中国钢铁业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却是宝钢并购重组的机会和基本前提。
“环渤海3亿吨的产能,当地一半都消耗不了,而且越调越大,怎么能够把多余的产能扩出去?而福建、广东、广西三省每年消耗1亿吨,可钢铁产能不超过3000万吨,整个钢铁需求依靠物流在折腾。铁矿石和钢材运费双向收取,物流消耗得有多大?”因此徐乐江觉得国家的34号文件出台非常及时。
而在最新出台的宝钢未来五年战略规划中,把“布局符合”列为未来五年计划中“八项原则”之首。
在宝钢内部,把宝钢之前的兼并计划称之为“金角、银边、草肚皮”。“金角”指的是长三角和珠三角,长三角是宝钢的大本营已经稳稳占据,珠三角虽然湛江项目进展缓慢,但已经和广东省政府合资建立广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银边”指的是新疆八一钢铁,这是宝钢兼并重组成功的案例之一,但是银边战略也只是进行了一半,并没有在西部资源带扩展,特别是在重组包钢上得以继续推进。而“草肚皮”则成为徐乐江近年来的最大遗憾,无奈中宝钢退出了河北、山东等地的钢铁重组。
然而,无奈中放弃的“草肚皮”计划让宝钢更加务实,也让宝钢对原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未来宝钢将把资源重心配置在“两角”(长三角和珠三角)一边,特别是湛江项目之上。
自上世纪90年代,宝钢人就去湛江考察过,湛江项目有着绝佳的地理位置。
原材料方面,粗略估计,如果从澳大利亚购买铁矿石,湛江的运输路径比环渤海距离要缩短1/3。市场方面,闽、粤、桂、琼四省都处于500公里最佳覆盖半径范围之内,同时湛江项目还能辐射东南亚市场。
除地理位置的优越之外,湛江东海岛上原居民较少,开发强度低,湛江港也是粤西、环北部湾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主枢纽港,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拥有钢厂所艳羡的诸多外部条件。
徐乐江希望湛江能够建成第二个宝钢,这也是宝钢一个未了的情结。宝钢这些年的发展,基本上都集中于30年前规划的宝山基地22平方公里范围之内,宝钢人都称之为“大院”,而在大院之外,宝钢一直都希望建设一个技术同样先进的钢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