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春雷,唤醒了沉睡的曹妃甸。这个曾经只有4平方公里的小沙岛,自2003年正式启动开发建设以来,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目前陆域面积达21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不毛之地变成黄金宝地,狭小滩涂变成耀眼明珠。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新区重要增长极,需要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只有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善于用改革的方法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善于用开放的思路谋划推动工作,特别是善于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借鸡下蛋,才能实现曹妃甸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做好曹妃甸开发建设大文章,根本动力在于改革创新。只要有利于曹妃甸的开发建设,有利于曹妃甸的科学发展,有利于为建设经济强省提供支撑,都可以大胆地闯、大胆地试。
“招商过程中,优质项目屡屡与曹妃甸擦肩而过,留下许多遗憾。”曹妃甸新区招商合作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北京一项目,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曹妃甸新区招商合作局、新区下辖的南堡经济开发区及唐海县甚至曹妃甸工业区的园区都与之洽谈,几方相互掣肘,哪方代表曹妃甸?优惠政策能否落实?项目负责人无所适从,最终选择落户他处。
眼下,新一轮蓝色经济浪潮席卷渤海湾,竞争对手越来越多。
竞争压力虽大,曹妃甸人招商引资时却是权限小、掣肘多,不敢张开嘴巴谈优惠,不能放开手脚给政策。心里没底,说话不硬,未开口已先输一筹。
宝贵机遇稍纵即逝,一步慢,步步慢。天津滨海新区2011年生产总值为曹妃甸的17.8倍,山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远超曹妃甸工业区。
曹妃甸该怎么办?
是该梳理一下曹妃甸的行政管理体制了———
机构过多。在194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内,有曹妃甸工业区、南堡经济开发区、唐海县和唐山湾生态城“两区一县一城”。
职能分散。曹妃甸新区实行开发区管理体制,对所辖的唐海县、南堡经济开发区的管理有名无实,人财物“分灶吃饭”,各干各的事,各走各的路。
模式不一。曹妃甸工业区采取“管委会+产业园区+公司”开发模式,设有6个园区指挥部和4家区属企业,唐山湾生态城采取“管委会+公司”开发模式,唐海县还是传统的行政架构,南堡经济开发区则是独立运作。
区中有城、区中套区。因管理运行不顺畅,他们不能统一配置土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影响了曹妃甸招商引资、项目布局、产业聚集等工作的开展。
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省市在新区开发建设阶段,都曾经遇到过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学习借鉴别人破解难题的方法、拓宽发展的思路,可以少走弯路,后来居上。
曾经,上海浦东新区饱受行政审批事项多的困扰。政府包揽过多,审批环节多、周期长、效率低,普遍存在重审批、轻管理的现象,不利于招商引资、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2001年以来,新区共进行过六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社会类行政审批事项从724项减少到如今的242项,平均承诺审批时限从法定22个工作日压缩到8.4个工作日,双双下降60%以上,保持上海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整体审批效率最高的纪录,大幅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提升了对外开放的竞争力。
曾经,天津滨海新区饱受行政管理体制不顺的困扰。2270平方公里范围内有3个行政区、9个功能区,规划不一、各自为政。2009年,天津撤销三个行政区,设立滨海新区。紧接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权限下放等水到渠成。滨海新区区委书记何立峰深有感触:改革的快速有序推进,使滨海新区开发再获新动力。
思路决定出路。进一步推动曹妃甸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我们必须克服僵化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树立敢为人先、敢闯敢干的理念;坚持先行先试,搞好顶层设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体制优则动力强,环境好则活力足
“做好曹妃甸开发建设这篇大文章,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根本动力在于改革创新。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合作交流,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运行模式,都要在改革上找出路,在创新上求突破。”省委书记张庆黎强调,只要有利于曹妃甸开发建设,有利于这一地区的科学发展,有利于为建设经济强省提供支撑,都可以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必须要有这样的决心,别人能办成的我们一定要办成,别人办不成的我们也要想法办成,以大胸怀、大气魄、大手笔在曹妃甸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加快推进曹妃甸新区开发开放,必须着力创新体制和机制。”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曹妃甸新区开发建设现场办公会议提出,本着精简、高效、决策集中、执行有力的原则,按照统一发展规划、统一干部人事管理、统一财税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行政审批的“五统一”要求,理顺曹妃甸新区体制机制,解决好曹妃甸新区管理层级多、与县(区)管理交叉、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支持曹妃甸新区明确行政管理模式,推动理顺行政管理关系。”省民政厅厅长古怀璞表示,积极帮助曹妃甸新区解决托管乡镇问题,完善曹妃甸工业区建设。创造条件,大力支持,积极做好各种行政区划调整申报审批工作。积极支持完善社会管理职能,主动推进公共服务功能落实,从政策上、项目上、资金上、各种审批手续上给予重点倾斜,重点帮扶。
提高审批效能。曹妃甸新区享受设区市审批权限。除国家规定必须由省级审批的事项外,能够下放的省级审批、管理权限一律下放到曹妃甸新区管委会。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创新用人机制。探索推行全员聘用制。曹妃甸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实行公开招聘,管委会中层领导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其他工作人员可以打破原有身份、职务、职级界限,实行合同管理。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进入曹妃甸新区管委会工作期间,可以保留原身份,享受管委会相应的工资待遇。引进的外省市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聘用专业技术职务不受岗位限制。
体制顺畅,行云流水;体制不畅,事倍功半。未来的曹妃甸,通过改革创新抢抓机遇,破解瓶颈,必将激发活力,提高效率、加速产业聚集、项目落地和经济发展。
大开放促大发展,实现以港促产、以产兴城。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者聚焦曹妃甸,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曹妃甸,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聚集曹妃甸。
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是曹妃甸扩大开放的一大着力点。按照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要求,紧紧扭住港口建设这一龙头,通过扩大港口规模、完善港口功能,引领带动产业聚集和要素聚集,实现以港促产、以产兴城。
2月1日16时,记者走进曹妃甸新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刘峥嵘办公室,他正坐在办公桌前研究地图。
“看,这里。”他将大拇指放在地图上,伸开食指做出画圆的动作说,以曹妃甸为圆心画出辐射圈,釜山、神户、海参崴等环太平洋重量级港口都在这个圈里,京津晋蒙等省市区都是其腹地。
曹妃甸是整个环渤海少有的天然深水港址,为大型深水港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几年,曹妃甸已尝到了开放的甜头。2005年底25万吨级矿石码头开港通航以来,共建成泊位22个,2010年即跨入亿吨大港行列,2011年完成吞吐量1.7亿吨。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十一五”时期,曹妃甸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2.1亿元,仅占唐山市总量的5%。为何大港口对当地经济的带动却不尽如人意?
而在港口带动下,辽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们坚持“开放立区,以港兴区,工业强区,旅游活区”的发展思路,推动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实现长足发展。面积只有曹妃甸新区十分之一多,而2011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就达96个,实现生产总值500亿元,曹妃甸新区仅为347.1亿元。
“究竟差在哪里?”省政协委员、河北经贸大学校长助理武义青分析:从世界港口发展看,第一代港口功能定位为纯粹的“运输中心”;第二代增加了工业和商业活动,具有增值功能;第三代具备了集有形商品、技术、资本、信息集散于一体的物流功能。
目前,包括曹妃甸在内的河北港口总体上仍处于第一代港口功能水平,而天津滨海新区、辽宁营口开发区等已向着第二代港口疾步而行。“货物运输多是‘酒肉穿肠过’,曹妃甸不能总是充当货物的中转站。”武义青表示,曹妃甸真正成为增长极,必须提升港口功能,不断聚集优质生产要素,成为货物增值中心,成为加工制造甚至研发基地。迪拜、鹿特丹等世界级现代化大港口莫不如此。
鹿特丹港,世界最大的港口,突出的特点是储、运、销一条龙。通过保税仓库和货物分拨中心进行储运和再加工,提高货物的附加值,然后通过公路、铁路、河道、空运、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将货物运往世界各地。它不仅是转运港,也是一个巨大的工业综合体。大量的跨国公司在此设立欧洲最重要的或唯一的生产制造研发基地,为整个欧洲甚至世界生产工业品。“在曹妃甸港区抓紧建设大型专业化集装箱码头,积极发展各类散杂货码头和通用码头,以此带动后方腹地产业聚集和转型升级,实现港口与腹地良性互动。加快启动中石化原油码头二期工程,为千万吨级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实施奠定基础。推进曹妃甸港矿石码头三期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尽早批复并开工建设,为腹地钢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省发改委主任刘学库说。
2月2日清晨,记者在曹妃甸工业区东北部海岸看到,水面泛着粼粼碎金,轮船鸣响长笛,在海风中进进出出。如果说曹妃甸是黄金宝地,记者脚下的土地则是宝地上的骄子——— 规划中的综合保税区。
综合保税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享受比其他开放地区更为灵活优惠的政策。“为提升曹妃甸对外开放水平、加速产业聚集步伐,我省规划了曹妃甸综合保税区,主要围绕国内外保税仓储物流、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国际贸易项目展开招商工作。目前,申报工作已进入国家审批程序,将成为我省首个综合保税区。”刘峥嵘说,这相当于将“世界”搬入了曹妃甸、搬入了河北。
曹妃甸还努力将腹地“搬”进来。他们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谋划建立内蒙古临港产业园,实现两地优势互补、经济协调发展、互利共赢,这种区域经济合作“先行先试”的新做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腹地空间和服务领域。“把重点工作从总体推进转向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上来。始终把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紧紧抓在手上,向开放要项目、要资金、要人才、要速度、要效益。”唐山市委书记王雪峰表示,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大型央企、知名民营企业和高层次科研院所、高端人才,强力推进开放合作、科技合作,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尽快形成产业聚集效应。特别是要瞄准北京市的产业转移项目,把曹妃甸打造成北京的出海口。“以中日唐山曹妃甸生态工业园为重点,努力在对外合资合作中取得实质性进展,打造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桥头堡。”曹妃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建立说,中日生态工业园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及以低排放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桥头堡。目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一期、大功率半导体照明、宜能电光源等离子等3个新能源项目投产,总投资3.8亿元;恒元太空板、中视中科激光显示产业基地、鑫田电气、日本JEM生物有机肥、日本双星复合管道等8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总投资65.3亿元。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者聚焦曹妃甸,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曹妃甸,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聚集曹妃甸,曹妃甸必将在大改革、大开放中实现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