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09年1—10月份,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50710亿元,同比增长33.1%,比上年同期加快5.9个百分点,呈现继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尽管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许多问题,但是各地在中央的督促下,正不断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安居房的建设力度,房地产投资进入三季度以后已经出现了超过20%的增长趋势。1-10月累计房地产开发投资28440亿元,增长18.9%。投资对经济恢复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全国三季度GDP已经达到8.9%。全年增长8%已经没有问题。从2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已经触底回升,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尽管国际经济仍陷入低迷,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中国经济回升发展也不平衡,但是毕竟展示出经济回升的大趋势。并使整个世界在一片危机的恐慌中,重新恢复了经济的信心。
投资拉动型经济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钢材消费迅速增加。推动我国钢材消费进入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10月生产粗钢4.72亿吨。其中10月生产粗钢5175万吨。预计全年产量将突破5.7亿吨。比去年增产7000万吨。考虑到去年净出口折算成粗钢0.47亿吨。而1-10月我国累计钢坯材为净进口。这就意味着今年国内市场同比新增钢材资源总量1.1亿吨。受投资拉动型钢材消费特点影响,今年钢材消费将同比增加8000万吨。有近3000万吨钢材转化为社会库存。
受4万亿投资拉动影响,2009年我国国内钢材消费增长8000万吨,考虑到明年钢材需求增长5000万吨,我国今年钢材消费增长量不仅是前所未有,而且延续到明年的这波钢材需求增加幅度也是我国钢材消费最后一波大幅提升。毕竟离钢材消费饱和点近了。几年后中国钢材消费将进入低增长阶段。
虽然今年下半年受启动内需、调整结构、投资拉动的利好影响,我国钢材消费的供需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钢材消费处在较高的水平,但随着钢厂产能释放,钢材供给也屡创历史新高,只是近三个月虽然钢厂也努力控制产量,但钢厂,特别是一些大钢厂合同较好,尽管钢厂纷纷安排检修,但是实际减产的效果不大,仅仅是钢产量的日产水平保持在169-163万吨之间徘徊。近期钢厂的库存有所回落,但钢材社会库存居高不下的局面并没有改善。市场资源供需平衡关系仍面临很大的高库存资源压力。不过市场的走势似乎适应了今年的“高血压”。市场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需要重视的是,今年的投资拉动需要的不仅是建筑钢材,很多车站、机场、高层建筑几乎都是钢结构。板材、涂镀产品在新增投资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特别是进入下半年,我国机械行业恢复性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如果说1-10月产值增长12%,到10月份的机械行业产值增长已经达到18%。其中汽车、工程机械增幅更是达到20%以上。这也是今年相对过剩的板材市场能够同建筑钢材价格走势同步运行的重要原因。如果不考虑国际经济衰退对我国出口回落20%的影响,除了出口因素外,中国经济基本达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正常水平。这轮经济的回升,启动内需起了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其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其中由于受投资拉动影响明显,我国钢材的消费进入下半年以来已经进入较高的水平。
特点四、高库存风险运行是今年钢材市场走势的一个重要特点。
1.1亿吨的粗钢资源量增长,近3000万吨的库存增加,使今年中国钢材市场的社会库存始终处在较高的水平。从上海市场热轧卷板库存和价格走势曲线图中可以看出。今年以来热卷库存长期在80万吨的水平。高于正常年份的50-60万吨水平。问题是,进入8-9月,热卷库存不但没有降下来,反而增加到130多万吨。特别是进入10月以后钢材市场价格小幅攀升,但是钢材的社会库存仍然居高不下。只是近一个时期库存出现了小幅回落。今年的高社会库存并没有压垮钢材市场,原因很复杂。在10月市场价格稳定机制恢复后,经销商稳定价格的努力,使高库存状态下的中国钢材市场仍能演绎价格小幅回升的走势,大大缓解了经销商的前期经营亏损压力。
钢材市场高库存风险运行,就像高血压患者带病工作一样。它抑制了钢材的价格上涨,经销商价格调整要保证市场的正常出货,防止出货不好,短期库存高位再次快速上升,市场价格的震荡风险就难以避免。而市场震荡一旦发生,短期出货将更加困难。
今年四季度这种情况之所以没有发生,一是后金融危机钢材市场走势的特点决定了国际市场需求仍然低迷,钢材出口仍然困难,在国内过剩资源难以向国际市场转移的条件下,面对钢材社会库存居高不下,钢厂价格政策不倒挂,经销商为了维持自己的利润带,只能顺应大势而为,维护价格的相对稳定。价格政策要保证正常出货。正是经销商的这种努力,维护了高库存状态下四季度中国钢材市场的平稳运行。
前期海运费强劲上涨,与两个多月前相比,这轮中巴、中澳海运费累计上涨近一倍。印度现货矿到岸价格已经突破100美元/吨。煤、焦炭、铁矿石、铁合金的未来价格波动上升趋势,推高了钢厂的成本 。电子期货不断推高钢材远期价格,似乎增加了未来的市场信心。
钢材消费进入12月,中国钢材市场价格受高库存压力和冬季北方建筑施工进入淡季影响,市场资源压力仍然困扰着钢材市场的走势。虽然国际钢材市场向好的趋势演变,但是其缓慢的变化过程不是短期可以改变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钢材市场12月只能延续着价格低位波动前行的大趋势。这种市场运行态势将延续到今年底和明年初。
二、2010年钢材市场走势预测
驾驭明年和一季度钢材市场走势要平衡三个关系。
如果说这次金融经济危机对钢铁市场走势的影响是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同样,2010年世界经济恢复期的风险特点,及其对钢铁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的影响也是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因此,预测2010年钢材市场演变的大趋势和一季度钢材市场的走势要平衡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需要把握在国际经济恢复期特定经济环境中,中国经济保持较快恢复性增长的结构特点,及其对2010年我国用钢增长趋势和钢铁产量的平衡关系;
二是需要把握世界进入经济恢复期的钢铁供需关系演变趋势及其对中国钢材出口的影响;
三是需要把握全球对大宗资源性产品需求出现增加趋势时,美元贬值、流动性过剩和基金炒作大宗商品,再次演绎新的通胀风险趋势,及其对钢铁原料成本上升的影响。
一、2010年世界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决定了世界用钢消费增长和中国钢材出口增加也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2009年的世界经济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造成经济衰退后,经济运行陷入触底和回升的阶段。经济恢复与恢复期的风险并存。
由于形成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并没有消除,伴随世界经济复苏,美元贬值,流动性过剩和美元基金炒作三大因素将再次推升未来通胀压力的演变趋势。增加了世界经济恢复过程的复杂性。资产泡沫系统性风险积累的释放,终将形成2010年不断发生的市场震荡和波动。并影响钢材市场的走势。这绝不是用简单的供需平衡关系就能预测的2010年钢材市场演变趋势。这就决定了2010年世界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决定了世界用钢消费增长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美元贬值、不断破灭的大大小小资产泡沫增加了世界经济恢复期的大宗商品价格的震荡。但是这种价格震荡性风险增加并不能改变未来通胀压力增加的趋势。这一点已经从前期和当前的大宗商品价格的震荡特点中看得很清楚。例如石油、股市、海运费、有色金属,以及近期受迪拜主权基金危机影响,国际期货和股市一度大跌。中国螺纹钢、热卷期货和电子盘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短期利空。对于交易总额已经突破1万亿元的中国钢材期货和电子盘交易的这种震荡态势必将影响现货市场价格的波动。但后来价格都走出了恢复趋势,甚至涨得更高。这在未来国际和中国钢材市场的价格走势中都会明显的显示出这种特点。
2010年世界经济演变的大趋势是延续今年底开始的缓慢恢复性增长。如果把美国今年3-4季度经济同比较大增幅3.2-2.4%同去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的大幅回落比较,就会发现,2009年美国经济实际上下降2.5%。美国经济也仅仅是开始恢复。美国人预计2010年经济增长2.5%,这仅仅是恢复到2008年以前的水平。如果考虑到美国金融资产占美国净资产的40.5%,今年2季度和目前的基金炒作,已经使美国的金融基金大幅获利。而国内的10%失业率居高不下,说明美国实体经济的处境远不如金融基金业。
我们不妨从国际钢产量的恢复特点,看世界钢市。全球1-10月累计粗钢产量98214万吨,累计下降13.5%。其中10月全球粗钢产量1.12亿吨。在1.12亿吨当月产量中,中国产量5175万吨,国际社会生产6025万吨。10月全球粗钢日均产量361.9万吨,同比增长13.1%。很显然,这只表明与去年10月全球粗钢减产状态下的同比增长。其中中国10月日均粗钢产量166.9万吨。国际10月粗钢日均生产水平达到195万吨,与危机前的正常日产240万吨相比,实际下降18.75% 。目前国际钢铁企业仍承受着减产的压力。与上半年减产超过30%相比,钢铁产量出现了明显的恢复性增长。
国际粗钢产量恢复性增长日趋明显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经济受冲击影响的深度,国际社会远远大于中国,投资刺激政策的规模和对经济复苏的影响,国际社会也都不如中国。从上述国际钢产量恢复曲线可以看出,国际钢铁企业减产的势头一直延续到今年的6月,减产幅度超过30%。产量恢复的趋势从4月开始,而且产量恢复的速度也很缓慢。直到今年下半年国际钢铁企业产量恢复的速度才出现加快的趋势。其产量的恢复性增速几乎同中国钢产量的增加相似。不过国际钢铁企业产量的恢复性增长同中国钢铁企业产量屡创历史新高有着重要的不同。
从美国钢产量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在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经济衰退,钢材需求减少,钢材社会库存经历了去库存化的过程。一部分社会库存钢材变成了社会消费,压力转向钢厂。钢铁企业的减产幅度超过50%。但是美国的钢材社会消费并没有减少50%。去年底和今年初美国的钢产量在减少50%的严重市场形势下,趋于稳定,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年的4月。从5月开始,美国钢产量出现了恢复性上升。从产量恢复曲线看,似乎恢复得很快。但这决不表明美国钢材市场的消费需求明显回升。
导致美国和国际钢材产量较快回升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去库存化的过程消化了社会库存,当库存下降到低谷后,不可能再减少。这时,即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