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跌3个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正逼近荣枯分水岭,在货币政策紧缩基调不改的前提下,力度松动空间隐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公布,6月中国PMI报50.9%,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逼近50%的警戒线。这一数据低于此前市场预期,并创28个月以来新低。
分析人士指出,最新PMI数据显示经济增速和通胀压力双双趋缓,但不必担心经济会出现“硬着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的担忧可能会限制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的空间。
今年以来,PMI整体呈现回落态势,继3月份季节性小幅上升之后,已连续3个月下降,总跌幅达2.5个百分点。“6月份PMI继续回调,预示未来经济增长率可能继续降低,主要原因是由于库存调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指出。
不过,张立群提醒,“库存调整只是短期现象,因此引起的经济下行不会持久,降幅也不会很大。目前对经济影响最大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大需求增长总体平稳,所以经济增长不会深度回调。”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认为,PMI总指数仍维持在扩张水平,近期投资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居民消费增速保持稳定,经济增长总体回落趋势平稳,硬着陆风险小。
从分项指数来看,除产成品库存指数有所上升外,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为最大,达到3.6个百分点,显示未来通胀压力回落。
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指出,随着物价上涨压力逐步缓解,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逐步减弱,预计四季度经济发展态势将走向平稳。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的持续回落,市场对货币政策可能出现微调的预期日益强烈。
对此,彭文生表示,尽管经济放缓态势更加明显,但通胀治理目前正处于关键期,短期内将维持偏紧的货币政策,预计7月份可能会加息一次。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则指出,紧缩的货币政策仍将继续,但经济放缓使得货币政策进一步从紧的可能性在减弱,下半年可能局部会出现松动。北京领先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先安也认为,四季度可能在银行监管和信贷上出现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