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中国500强企业排名出炉后,有关专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开滦以两年上升188位的速度跃居到第103位。人们还发现,开滦营业收入构成也发生了惊人变化,非煤产业已经成为营业收入的主体。这表明,开滦的经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130多年历史的老矿,实现了转型发展。
对很多资源型企业来说,转型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开滦已经成功地跨过了这道坎儿。经过两年多战略调整,开滦跳出了煤炭企业“开采—繁荣—衰退”的命运,驶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省长陈全国在开滦考察时指出:“看到开滦煤矿这样一个包袱很重的老矿焕发了生机,煤炭在整个企业销售占的比重已经降到四分之一了,很了不起。而且转型方式很对,搞现代物流,搞文化产业,路子走得很健康。”
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不能慢。必须从劣势中寻找优势,探索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途径
开滦是我国最早使用机器开采的大型煤矿,享有“中国煤炭工业源头”“中国北方民族工业摇篮”的美誉。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共和国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开滦人更是以“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创造了无数令世人铭记的奇迹与辉煌。
但是,130多年的漫长历程,也让这个曾为国家“出了力、立了功、救了急”的中国煤炭工业“长子”,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矛盾牞遇到了难以突破的发展瓶颈:唐山老矿区的11座矿井,有4座已经破产,煤炭可采储量不足14.5亿吨,按照目前年产量2500万吨的规模,老矿区开采时间勉强可以维持30年;开采深度平均在地下850米,最深超过地下1257米,水、火、瓦斯、煤尘和顶板等自然灾害严重,生产成本越来越高;社会包袱沉重,年生活后勤费用10多亿元。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速度明显放缓。2002年到2007年,在全国企业500强排名中,5年后移了30位。特别是“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长期没有得到改变,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金融危机之后,开滦更是面临重重困难:市场回暖缓慢,2009年煤炭综合价格同比下降16.3%,少收入18.5亿元,焦炭价格下滑28%,少收入17亿元,甲醇也因产能过剩有40%企业停产,加之企业办社会的包袱沉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转型,曾引发怀疑。
资源型企业都有资源枯竭的时候,但发展思路不可以枯竭。开滦必须跳出依赖煤炭过一辈子的传统思维,立足煤、跳出煤,学会吃“杂粮”,让接续产业与替代产业支撑起企业的未来。开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学说:“企业越是困难,就越需要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和发展!”
企业转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结构调整、项目建设,还涉及人才、队伍、技术、资金、管理等方方面面,等到资源枯竭了再转,不仅会丧失很多机遇,而且会失去煤炭基础产业的掩护,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甚至会很被动。因此,及时实施企业转型不仅需要时间和投入,更需要对员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崇高责任感,需要对形势的准确研断、敢于创新突破的气魄胆识和科学缜密的发展思路。
是什么“魔法”使开滦集团成功转型,实现了“返老还童”?张文学说:“煤炭企业要实现转型,就必须发挥企业优势,顺应产业发展大势,与区域经济互动,学习其他企业成功经验。”
作为资源型老企业,开滦有很多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大量的存量资产、先进的煤炭开采管理和技术、知名的企业品牌以及130多年的历史积淀。这些优势如果不能有效利用,就会成为阻碍企业转型,甚至成为企业转型的包袱。转型就是变劣势为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国际产业分工趋势和产业梯度转移规律是企业发展的指南针。《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国家产业政策,为开滦探索发展替代产业并实现转型指明了方向。河北省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实施“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我市加快曹妃甸建设,强力推进唐山湾“四点一带”产业聚群,大力发展精品钢材、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这些都为开滦转型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开滦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还成功借鉴了世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范例,比较典型的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型”、美国匹兹堡区的“复兴型”和法国洛林区的“告别型”。而与开滦条件比较相似的,是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型”范例。利用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走出去开发资源,继续把煤炭做大做强。与此同时,发挥区位优势搞煤炭贸易,利用闲置土地搞房地产开发,发展煤机制造、煤化工和文化产业等。鲁尔经验对开滦转型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近几年,开滦集团每年两次组团到鲁尔区学习考察转型经验。
按照这一思路,2008年7月,开滦制定了《开滦集团2008年至2015年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开放融入、调整转型、科学发展、做大做强”的指导思想,提出到“十一五”末牞煤炭产量达到5000万吨、营业收入500亿元,到“十二五”末煤炭产量1亿吨、营业收入1000亿元的战略目标,建成主业突出、结构合理、多元经营、科学发展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的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
实施资源扩张战略,延伸产业链,发展非煤产业,支撑战略转型
2009年5月,面积为100多平方公里的开滦集团新疆准格尔盆地东部将军庙煤电化工业园区正式开工奠基;
2009年11月,开滦集团联合重组兴隆矿务局;
2010年3月,开滦股份重组山西介休煤矿正式签约;
2010年7月,加拿大盖森煤田项目矿井建设的前期准备以及默里河资源的勘探、资源并购工作同步展开……
这些项目都是开滦实施“内挖外扩”战略,做大煤炭主业的成功范例。
“内挖”,就是在唐山老区围绕薄煤层开采、深部资源开发、呆滞煤量解放等进行技术攻关、资源挖潜,达到延长唐山老区开采寿命、稳定总部经济的目的。
“外扩”,就是利用开滦技术、管理、品牌等优势,走出去到外埠寻找资源,增强发展后劲。
按照“内挖外扩”的发展思路,开滦从单区域挖潜型发展模式转向以总部经济为基础的多区域发展模式,把煤炭增产的出路放在加大外部资源的扩张上。截至目前牞累计获得煤炭资源量达到167亿多吨,建设了包括河北、内蒙古、山西、新疆、加拿大的“五大区域”“七大基地”,形成了以唐山总部经济为“头”、以外埠煤炭开发为“脚”,“头脚合体”的多区域煤炭产业发展格局,到“十二五”末,多区域发展的发展模式将再造几个新开滦。
开滦做大煤炭主业的另一个成功范例是延伸煤炭产业链,发展煤化工产业。开滦坚持走大型化、基地化、园区化,上下游产业联合、拉长煤基产业链、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路径。在开滦煤化工园区,一块煤可生产出32种煤化工产品;自主研发的污水深度处理等四个项目已申报了国家专利;循环经济13个子项目被确定为第三批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开滦能源化工股份公司入围“2010中国最佳自主创新企业”。2010年开滦煤化工产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14%,全年盈利1.5亿元,同比增长31%。开滦还确定了向新材料、新能源领域迈进,向“煤焦化”产业链、煤气化产业链、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延伸,“十二五”期间煤化工产品要达到70余种。从单一卖煤上升到研发生产众多煤化工产品,折射出开滦这个传统煤企对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的深刻认识。
开滦地处环渤海经济开发区腹地,毗邻京津冀大城市群,距秦皇岛港、塘沽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均在100公里左右。开滦有业主码头和自营铁路,发展物流产业的优势得天独厚。在历经剥离、重组、改革、整合、创新等多阶段探索之后,开滦形成了基于供应链管理,以“煤路港航”一体化网络为依托,以“专业化煤炭物流”为特色,以“三大园区”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发展新模式。建成了煤炭流通加工、物资仓储加工配送、运输服务、国际贸易、汽车物流等5大业务板块,创立了煤炭供应链管理、煤炭市场交易、煤炭战略储备“三位一体”新管理体系。2009年,开滦物流产业收入达到275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7.6倍,在全国物流百强企业排名第9位。2010年8月31日,开滦集团曹妃甸5000万吨国家级数字化储配煤基地、开滦唐山湾2000万吨炼焦煤储配基地举行开工奠基仪式。两个项目总投资为38.66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整体规模将达到亿吨级,营业收入将达到600亿元。开滦两个物流项目同时落户渤海湾,引发了国内煤炭、物流和众多个相关行业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钱平凡说,“两个项目的建设预示着我国特大型标准化煤炭交割库的诞生,建设国家煤炭交易新体系、开展煤炭电子交易和期货交易即将成为现实”。
工业遗产是一个年轻的族群。作为我国煤炭工业的源头,开滦有着众多的典型性、稀有性矿山遗迹,历史影响独一无二。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和第一袋水泥都出自这里,社会传承价值无可比拟。开滦以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国家矿山公园为契机,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接续产业,总投资预计29.06亿元,分三期建设。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一期工程——“中国近代煤炭工业博览园”自2008年预展以来,已接待社会各界4万余人。其中省部级以上领导200余人,党和国家领导人4名。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已经成为了开滦转型发展的一大亮点,成为了我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一张精美名片。
在开滦,矸石、瓦斯发电,地源、水源热泵,工业废水深度处理,闭路循环,塌陷治理复用等技术被广泛应用。开滦目前已经建成采煤-抽放瓦斯-工业发电和民用产业链;采煤-排放矿井水-净化处理再利用产业链;采煤-排放矿井水-余热回收利用制冷制热产业链;采煤-煤矸石-发电综合利用、建材产品产业链;采煤-土地塌陷-充填-恢复土地功能产业链5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在省委、省政府节能减排“双三十”验收中,开滦节能和减排指标均获第一,2010年5月,开滦中润公司荣获首届“节能中国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