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标准普尔(下称“标普”)发布《亚太地区房地产开发商报告》称,因调控不断趋紧,中国房地产业展望由之前的“稳定”调整为“负面”。
近期,评级机构和投行纷纷看空中国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市场。4月,另一世界级评级机构——穆迪已将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信用评为“负面”。而就在标普15日调低中国开发商评级的同时,国际投行大摩当日发布的中国房地产研报也预计,三季度中国内地开发商将推出更多新楼盘,且会提供进一步折扣,从而导致中国主要城市的销售均价进一步下降。
分析得知,标普降低中国房企评级的主要依据是,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日趋严厉,信贷紧缩日趋严重,销售出现大幅下滑,中国房企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状况。
笔者始终认为,对于穆迪、标普以及大摩等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金融以及房地产企业的评级,我们只能听听而已。国际投行在中国以掘金为目的的本性,决定了其向市场发出的任何预测、分析,都可能带有目的性和倾向性。
而另一方面,虽然我们对标普下调中国房企评级不必太过在意,但它确实也反映出了国际上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状况的担忧,说明中国楼市和房地产企业受到了世界关注。
笔者以为,这样的下调也有其必要性,是一种提醒:它告诉内地的房地产开发商,在房地产市场肆意推高房价、攫取暴利的时代已经终结,这次硬扛恐怕是扛不过去了,反过来哪个开发商越早降价销售将越主动,越早处理手中囤地将越主动;它告诉投资者,住房市场的机会可能正在消失,入市要谨慎了;它告诉自住需求者,大可不必被开发商忽悠着跟风购买,可以从容观望和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