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唐山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唐山分站 >> 本地资讯 >> 北京:千亩闲置土地折射监管“撂荒”现状

北京:千亩闲置土地折射监管“撂荒”现状

来源:时代商报 编辑:管理员 2010年09月20日 08:53:18 打印

  2001年,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征用土地2475亩。9年期间大部分变成了写字楼和酒店,而剩余的1000亩土地上则是荒草丛生。该项目在神秘外资控制下,以96.3元每平方米从农民手中以超低地价获得,其后,工业用地改变规划转为商业用地,地价被抬高70倍。

  由此我们想起一句话:“7月督察,8月约谈,9月问责”,这是国土部前不久做出的清理闲置土地时间表。这是一项自己给自己下达的任务,然而值此9月过半之时,那份囤地黑名单还是千呼万唤不出来。国土部自我“违约”的原因,是在清理中遇到了一件最让人头疼的事,那就是60%的闲置土地都戴着“政府原因”的帽子。

  实际上,早在1994年,国土资源部就已经对闲置土地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制定出相关处理办法。尤其是在2004年“8·31”大限之后,房价出现了井喷。相关部门试图清理整顿闲置土地以增加土地供应来缓解房价,均未取得预期效果。打那时起,清理闲置土地就蒙上了一层难以突破的阴影。

  1000亩土地闲在那里,杂草丛生,是一个多么真切的现实,但这种真切,只存在于不明真相者眼中。比如被征地的丰台区花乡六圈村村民,比如我们这些圈外人。而在知情人眼中,这大块的闲置是神秘的。神秘成一根头发,连接着政府和开发商千丝万缕的关系。

  是的,每平米96.3元的工业用地转眼变成6750元的商业用地,期间神秘的运作,非有政府部门参与,根本不能得以完成。而这种魔术般的变化,使得本来明晃晃的投资人,也就此神秘起来。更加令人玩味的是,当记者就此采访国土部相关负责人时,这一个本应具有举报效应的线索,也只是得到一个不温不火的原则性回应。

  在现实中,我们不能只看到国土部门“雷声大雨点小”的查处动作,而更应看到整顿闲置土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先是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放纵开发企业违法,然后是开发企业以交罚款了事。就在这样一次又一次巧妙的配合中,完成了项目合法性的转变。

  其实,单单建立一个囤地黑名单,对于国土部门是再简单不过了。因为土地证都是国土部门发放的,只要发证时间过了两年,就有囤地嫌疑,就应该收回。这是个多么简单的程序方面的事,但当这事的中间斜刺里杀出一个地方政府身影,一切就都不好办了。因为国土部门要想达到最终处理效果,是需要各地政府配合的,否则查处只能是一个遥远的声音。

  据不少开发企业私下透露,很多官员个人利益已经牵涉其中。说到底,这就是神秘背后最为神秘的答案,也是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甘为开发企业遮风挡雨的关键所在。我们不得不承认,以公家之名,行个人之实,已经成为整顿土地一个非常大的阻力。

  不久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一次非公开场所有一次表白,说的就是“清理整顿闲置土地压力很大”。这一表白,显示出该项工作的难度,但是不是也可以解释为本轮清理将无疾而终呢?

  清理闲置土地工作,既然已经被赋予深深的神秘色彩,就需要进行大量的“解密”工作。传统的“解密”,是时间的行为,而现在,有关闲置土地的“解密”,已经没有时间了,那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需要政府部门、金融部门等等的紧密协作。只有大家一起动手,才可能开垦监管的“撂荒地”,才能盘活闲置土地,也才能揭开盖子,看看撂荒的土地里到底埋藏了多少腐败的种子。

上一篇:9月19日山钢集团建筑钢材出厂价格调整信息

下一篇:北京通州首披露交通规划 将建3条新地铁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