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唐山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唐山分站 >> 本地资讯 >> 地震不改全球经济复苏走势

地震不改全球经济复苏走势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编辑:柳旭 2011年03月22日 17:14:49 打印

  日本近海3月11日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约10米高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此次危机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其对日本本土及国际市场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近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日本大地震的全球经济影响”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多方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日本震后的国内国际经济走势。

  实体经济受核泄露影响大

  2010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触底反弹,同比增长3.9%。大地震、海啸、核泄漏、大雪,历史上罕见的灾难让刚有起色的日本经济蒙上一层阴影。目前,福岛核电站的注水工作还在继续,参与讨论的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核泄露事故的危害程度、解决进度对日本经济未来的走势影响相当大。

  实体经济中,受影响较大的要数日本的旅游业,正值三四月份,正是日本樱花盛开的季节,而此次的灾难将使日本旅游业受到重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认为,日本经济大地震之后会遇到很大困难。他说,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核辐射可控,但其对人们心理产生较大影响,这就会涉及日本旅游业及相关行业,而这部分占日本实体经济约20%~25%,比例是相当高的。

  另外,对于日本经济来说,受灾的6个县经济总量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6.4%,体量相对不大。但日本东海岸集中了大量钢铁业、石化业、制造业等日本重点产业和支柱行业,许多工厂在此次地震中受损严重,被迫停工,恢复作业预计也需要一段时间。6个地区汽车产量是42万辆,占日本整个汽车产量10%左右。但是日本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大国,这些产品的出口必然受到影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郭庆旺指出,灾难对日本的影响目前尚难估计,但其所涉及的一些日本制造业发生的变化,长远看是否会出现国际贸易的新格局,还需密切关注。

  日式量化宽松政策袭来

  日本发生强震后的一周以来,日元先是在地震发生当天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随后便进入了长达数日的上升通道,其间,美元对日元汇率触及到了76.25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3月18日,G7国家联合入市抑制日元升势,日元汇率震后一周“疯狂”行情画上了句号。

  目前市场对日元在地震后的走高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看法,那就是日本保险公司及企业正在撤回海外资金来处理这场危机所需的费用。这些公司将其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转换为日元资产,大量的需求之下日元持续坚挺。

  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日元汇率震荡更多是心理影响和一部分预防性的需求共同作用。其中不乏投机行为的推动,资金从股市移到外汇市场导致日元汇率变化,再加上日本中央银行向企业的注资大多也流向了外汇市场,都导致了外汇市场的波动。

  目前日本财政赤字已经占了GDP200%以上,为受灾地区公共建设工程融资的需求,将使政府预算承受更大的压力。在2011财政年度,日本政府在收入方面势必更加依赖新债券发行(而非税收),这将是连续第三年出现这种局面。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贲圣林分析说,日本将来举债的能力有限,日元中长期来讲应该会走弱。从长期来看,灾后日本会在出口能力下降的同时,会产生比较大的进口需求,这会对日元汇率产生贬值的压力。

  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表示,这次危机不会成为日元走势的转折点。因为从目前看,日本债务危机可能性比较大,政府债务占比可以说在发达经济体当中是最高之一,远远超过了欧洲。债务危机会不会爆发进而导致货币危机,并导致日元大贬值?在这样一个进程当中,他认为最大的变量还是美国的态度,从中长期看主要取决于对美元的需求。

  大地震后日本央行已累计向市场注入55万亿日元资金,创历史最大规模。尽管日本上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初都做了一些量化宽松安排尝试,但总量比较小。

  曹彤说,在资本完全开放背景下,汇率自由兑换的国家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短期看是救助国内经济,长期看是发给全世界,这些钱向着有利方向流动,不一定就留在日本。所以,量化宽松不能常态化,应规定需要达到什么样级别才可以启用这种应急措施,这应该是一种极特殊货币政策安排。他表示,量化宽松如果变成一个常态化的货币政策选择的话,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是非常大的。

  全球经济复苏不会戛然而止

  历史上,日本经历过多次灾难,但是,日本都迅速站了起来。这一次,日本能走出灾难的阴影吗?

  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多大?对其作出准确的预判并不容易。

  对此郭庆旺不是太悲观,他指出,2010年日本经济增长率达20年来最高,对于日本本岛来说,受灾6个县经济总量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并不是很大。而日本经济占世界GDP总量的6%,相当于全球经济当中0.2%左右,即使日本经济本身下降因灾难而下降3%,对全球经济影响不会太大。郭庆旺说,如果核辐射危机不再发展下去,日本的灾难不会令全球经济复苏戛然而止。

  贲胜林认为,从供需角度来说,日本经济长期以来缺乏需求,经过20年零增长、零利率,整个日本国民都无法找到未来发展方向。但是其技术革新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和新产生需求的结合,会对日本经济或者日本经济供需结构产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次的灾难性事件对日本积极的一面,可能就是日本的经济,日本经济有可能走出以前20年的低谷。

  综观日本的灾前经济情况,有些专家学者并不是非常乐观。曹彤就认为,此次灾害并不会推动日本经济走出困境;向松祚分析了日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后甚至认为,灾后日本的经济还会陷入非常严重衰竭。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主任陈雨露就此分析说,日本大地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肯定,但是从灾害经济学一般原理来说,如果忽略核泄露失控这个因素的话,其影响是可控的,也就是它可能不会改变全球经济复苏的基本走势。因为一方面灾害本身会造成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财富存量的损失,但是灾后的重建也会使GDP加速增长。

  所以,他认为灾后重建带来新的GDP增长减去非生产性财富存量损失,然后再减去生产性资产损失对于企业运营带来的成本,其结果可能是基本相抵,而且略有盈余。所以,灾难影响可能不会对日本经济本身、对全球经济复苏的走势带来重大负面影响。

  发展模式需重新思考

  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国除了继续关注事态发展之外,也开始了对重大灾难事件进行集体反思。本次地震最大的危机已不在最初的地震本身,也不在随后引发的海啸,而在目前的核安全问题上,这也是日本地震与之前所有大地震的不同之处,而核安全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根本上的恐慌因素是难以消除的。日本大地震也再次促使我们去思考灾害对整个经济层面各方面影响,包括风险。

  谈及此事对中国来讲,有哪些可吸取的教训,向松祚向记者表示,中国经济确实需要下决心实现更加平衡的发展。他解释说,目前来看,中国财富集中度很高,都集中在沿海地区一带,这些富庶的地方,无论发生海啸,地震或战争等突发事件,财富就会受很大程度损失,甚至消失,这是一个隐患。所以,中国从未来长远角度来看,要加强西部整体开发,下决心解决中国经济失衡问题。他建议国家应该鼓励国民的财产、产业更加全球化,要分散风险,企业也是如此,要讲资产组合。

  “从各国都对核电站进行检查的反应来看,此次灾难对发展核电的战略可能会有一定阻碍。”赵锡军对记者说,这也会对世界能源发展产生影响,核能可能放缓发展速度,而对煤炭、石油及其他一些能源可能会增加投入。

上一篇:3.22国内钢材市场简评

下一篇:发改委官员:日地震或致中国GDP下降0.5%

广告

热点新闻